8月21日早上6點,王康旭準時到達發放現場。 仔細清點物資后,他騎著電瓶車開始了一天的工作。
王康旭在河南上大學,暑假來到上海兼職做送貨員。 他和他的女朋友一起來的,她也是一名大學生。
“我做送貨員,她做分揀員,我們經常互相鼓勵,賺錢了就吃好飯,努力工作。” 王康旭說道。
不僅僅是王康旭,今年夏天,一群大學生來到上海打工,成為兼職騎手。 他們頂著烈日與時間賽跑,成為路上最忙碌的人。
有的人在大雨中跌倒三度,仍堅持完成訂單; 有的人每天爬100層樓,酷暑難耐時,直接往頭上澆水……近日,兩名兼職大學騎手向澎湃新聞講述了這個夏天經歷的悲歡離合。 “我從一開始就打算要吃苦。” 還在讀大二的兼職送貨員王勝宇說道。
王康軒正在送貨途中。本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
“年輕時受苦,比年老時受苦要好”
這是王康旭第二次來上海打工。 2022年高考結束后,王康旭陰差陽錯來到上海,加入叮咚買菜。 他在倉庫做夜班工人,兩個月收入一萬多元。 朋友來上海打工。
你為什么選擇當送貨員而不是繼續在倉庫上夜班?
王康旭坦言,這兩項工作其實都很辛苦。 我經常在送貨單的風吹日曬下跑一整天。 我需要熬夜上夜班,把白天和黑夜顛倒過來。 沒什么,年輕時受點苦,總比老了受點苦好。”
作為一名快遞員,難免會遇到暴風雨。 “天氣越糟糕,訂單就越多。” 王康旭解釋了原因。 下雨天人們不想出門,就選擇網上訂購,因此訂單量是日常的數倍。 訂單量不斷增加的同時,配送人員還面臨著另一個壓力:大部分訂單都是生鮮,配送時間非常緊張。
七月的一個雨天,他帶了一箱水,車把上掛著四五個袋子,里面還有新鮮的食物。 離車站不遠,下起了傾盆大雨,盡管穿著雨衣,王康旭還是被雨水淋濕了,但他根本不顧這些,奮力疾馳,“我就是要顧客”以便早點獲得新鮮食物。”
由于下雨,路滑,王康旭3次摔倒受傷。 他給顧客送的水也灑了。 站長讓他回去休息,但他仍然堅持完成手上的訂單。 回想起這段經歷,王康旭首先想到的是潑水,客戶也沒有追究,所以他還是心存感激。 “缺人的時候下大雨,其他兄弟都跑了,我這么年輕,沒問題。”
分娩過程中,王康旭會遇到一些來上海旅游的大學生,“他們可能穿得比我干凈,但我并不覺得丟人。” 相反,王康旭對依靠自己的能力賺錢感到非常自豪,“我賺了學費,也提高了自己的能力,心里很充實。”

王康旭大學時主修音樂表演,開學時是大二學生。 偶爾,他也會想一想自己的未來,越想越迷茫。
經過近兩個月的暑期工作,他感覺自己學到了很多東西,溝通能力變強了,更有耐心了,工作也更有條理了。 未來的目標。”
拿到今年第一份兼職工資后,王康旭先犒賞了自己一頓美餐,然后又省下一部分錢來交學費。 臨近開學,他想著賺更多的錢給父母,“減輕家里的經濟負擔”。
“客戶沒有任何提醒或投訴,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鼓勵”
王勝宇也是大學生的外賣小哥之一。 19歲的他是安徽合肥人,土木工程專業大二學生。 2022年暑假,王勝宇在工地從事搬家工作。 今年夏天,他來到上海,成為“餓了么”平臺的兼職送貨員。
為什么要來上海送外賣? 王勝宇坦言,上海機遇很多,經濟發展良好。 外賣行業的技術門檻并不高。 與搬運工相比,送餐小哥的工作輕松很多,工資也更好。
炎熱的天氣仍然增加了訂單的運行難度。
在35℃左右的氣溫下,在室外走動很快就會出汗。 為了趕時間,王勝宇經常頂著烈日跑步,在商場也不乘坐電梯。 附近有一些老住宅區,沒有電梯,“每天爬100層樓是家常便飯”。
王勝宇送外賣的時候,坐在車里,陽光直射到他的膝蓋之上,腳底部分曬黑,部分發白。
他穿著防曬冰袖和頭盔。 由于怕熱,王勝宇經常不穿褲子就出去送餐。 一個多月后,他坐在車上,陽光直射在他的膝蓋上,雙腳被曬得黝黑發白。 為了防中暑,他每天要喝三四升水,熱得難以忍受時,他就直接把水澆在頭上。
王勝宇記得,七月份的大熱天,一整天的訂單都很多,當他感覺有點累的時候,顧客發來信息詢問:“飯菜什么時候送來?”
王圣宇看到這條信息,以為是顧客來提醒自己點餐的,心里微微一動,回道:“在路上,很快就到。” 這時,顧客又發來消息說:“謝謝你們辛苦了,安全第一。”
雖然只有簡單的七個字,但王勝宇卻感動了很久,“客戶沒有提醒,也沒有投訴,這對我現在是一個很大的鼓勵,有人理解我的辛苦和不易,我不會再提醒了。”用于訂外賣。”
王勝宇在上海兼職送餐一個多月,收入一萬多元。 交完學費后,他還有盈余。 他為自己和家人買了新衣服。 當被問及是否辛苦時,王勝宇表現得淡淡的,“我來這里是為了賺錢,一開始就打算吃苦。”

全國服務熱線

在線客服